西藏自治区被划分为7个区域,每个区域都有一处具有代表性的景点。拉萨的代表建筑是布达拉宫,日喀则的代表建筑是扎什伦布寺,扎什伦布寺就是日喀则的“布达拉宫”。
扎什伦布寺位于日喀则市城西的尼色日山下,藏语意为“吉祥须弥山”,建筑面积大概30万平方米,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最大的寺院。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分别是:拉萨的哲蚌寺、甘丹寺、色拉寺,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,青海的塔尔寺,甘肃南部的拉卜楞寺。
扎什伦布寺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,也就是公元1447年,由宗喀巴大师的弟子根敦珠巴创建,在他去世之后被追认为第一世达赖喇嘛。1600年,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任扎什伦布寺住持时,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。扩建成功后的扎什伦布寺是西藏最大的寺庙之一。
扎什伦布寺主要由大经堂(措钦大殿)、甲纳拉康佛堂、强巴佛殿、灵塔殿等构成寺院中的措钦大殿可容纳2000人诵经。大殿两侧是弥勒殿和度母殿,寺庙的西侧是大弥勒殿。寺中藏有价值连城的佛像、唐卡等精美文物,偶手写的贝叶经和用金粉抄写的《甘珠尔》、《丹珠尔》。同时还藏有明清时期的瓷器、珐琅、玻璃等器皿。
扎什伦布寺现有脱桑林、夏孜、吉康、阿西四大扎仓和班禅五世至九世合葬灵塔及班禅十世灵塔。经学院又由措钦大殿、4个扎仓及下属的64个康村组成。扎什伦布寺的修建由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内,金碧辉煌的扎什伦布寺令众多游客大饱眼福。在离日喀则很远的公路上,就能看见扎什伦布寺的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
- 大经堂(措钦大殿)
大经堂也就是措钦大殿,是扎什伦布寺最早的建筑,历时12年建成,是全寺法事活动的的中心。大经堂前,有一个600多平方米的讲经场,这个场是班禅对全寺僧人讲经及僧人辩经的场所。
- 甲纳拉康佛堂
甲纳拉康,意为“汉佛堂”,是西藏其他寺院不曾多见的佛堂。佛堂内珍藏着历代皇帝赠送班禅的永乐古瓷、金银酒盏、茶碗碟盘、玉石器皿、纺织品类等诸多礼品。最早有唐代的九尊青铜佛像,相传是文成公主带进藏的。晚些的有元朝时期的一尊骑在野猪上面的赤身女度母铜像,还有清朝皇帝赐给班禅的一枚重16.5 斤,上镌汉、蒙、藏三种文字的金印。此外,还有宝石佛珠,封诰敕书、经卷等。
- 强巴佛殿
进入寺院的大门,左转上行就是扎什伦布寺强巴佛殿。强巴佛是汉传佛教的弥勒佛,在藏传佛教中,强巴佛是掌管未来的的未来佛,非常受信徒的重视。寺内的强巴佛殿建于1461年,由九世班禅确吉尼玛主持兴建了强巴大佛殿。
- 释颂南捷
这是十世班禅的灵塔殿,“释颂南捷”意为三界尊胜,即天堂、人间、地下三界圣者的灵塔把殿。扎什伦布寺的灵塔是历代班禅的舍利塔,寺里修建的班禅灵塔共8座,在”十年动乱“之中,五世至九世班禅灵塔祀殿被毁。
释颂南捷整个建筑以西藏古代宗教建筑风格为主,采用现代工艺和古代建筑风格相结合的方式,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投资最多、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灵塔。
- 四大扎仓
扎什伦布寺的四大扎仓是脱桑林扎仓、夏孜扎仓、吉康扎仓、阿巴扎仓。
脱桑林扎仓的大殿经堂一共有24根大柱,分东西两侧净室。西侧净室供释迦牟尼佛像,十一面观音、手持金刚等佛性,东侧净室内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主眷三尊以及天女护法等;夏孜扎仓主供宗喀巴之壁画以及镀金释迦牟尼铜像等;吉康扎仓的大殿经堂共有24根柱子,主供佛祖释迦牟尼以及其八大弟子;阿巴扎仓为全寺的密宗学院,由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于1615年兴建。
- 班禅拉章
班禅拉章大殿修建于五世班禅洛桑益西时期,是班禅大师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。人们有时也称拉章大殿为扎什伦布寺的白宫,此殿建筑风格更像藏族群众的民居,是一个看起来封闭式的建筑,共有5层,顶层设为班禅大师的寝室,其他各层设为佛堂或管理人员的生活住宿场所。
扎什伦布寺的门票价格是100元,淡季和旺季价格一样,西藏的寺院淡季和旺季都没有区别(除了布达拉宫)。扎什伦布寺可参观时间是上午9点至下午5点。
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不同,布达拉宫是拉萨乃至西藏的代表,管理比较严格。扎什伦布寺的时间管理较为宽松,游览时间不分上午和下午,中午也可以在里面游览。在扎什伦布寺经常可以看到喇嘛集体学习经文的场面,这些场面对游人开放,但是注意不要影响僧人的学习。
扎什伦布寺游玩线路:
每天的清晨和傍晚,扎什伦布寺后山便拥满了转经的人。沿着扎什伦布寺的围墙便是后山的转经道,每转经一次,需要2~3个小时的时间。若你第一次来游玩,可以跟着当地的信徒一起走。
进入扎什伦布寺后,从寺庙的大门进入然后直走,左转上行是强巴佛殿,强巴佛点往东是十世班禅的灵塔殿,在灵塔殿的东面是一幢白色的宫殿,是班禅宫殿(班禅宫殿不对外开放),继续往东行走有一个高大的建筑,是著名的觉干夏殿,殿中有四世班禅的灵塔。
日喀则有很多寺院,扎什伦布寺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寺院,旺季的扎什伦布寺很热闹,但是我更喜欢淡季的扎什伦布寺,游客稀少,多是信徒的身影,多了一份宁静和肃穆,这才是寺院真正的模样。